电气工程学院教职工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鉴于疫情防控要求,驻校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在学院A408会议室观看直播,教职工线下收看开幕会直播盛况。
A408会场
自动化系党支部观看直播
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观看直播
电气系党支部观看直播
实验中心党支部观看直播
机关党支部观看直播
老师们了解了过去五年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祖国的发展蓝图,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在收看了二十大开幕会后,部分教师结合工作和生活,纷纷发表了他们的想法。
河北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自动化系党支部书记魏立新老师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科学谋划,作为一名大学党员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系党支部、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闫敬老师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一名深耕海洋事业的青年教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必将以‘赶考路上有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埋头苦干、刻苦钻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继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奉献力量。”
自动化系党支部支委呼子宇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作为大学教师,既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要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人民的燕大贡献。”
自动化系党支部刘志新老师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自信、自立、自强地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生逢盛世,身为高校教师,更应以昂扬斗志,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职工作。”
电气系党支部支委王宁老师说:“听了二十大报告,很受鼓舞。‘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作为普通教师,在教学、科研上也要做到勤奋拼搏、埋头苦干、努力奋斗,为人才培养、‘双一流’学科建设、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系党支部支委王晓寰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开启新征程的纲领性文献。总结了过去5年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人民更加自信自强;报告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响应党的奋斗召唤,笃行不怠,不负学生,不负人民。”
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童凯老师说:“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高校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孟宗老师说:“总书记的报告提振精神、鼓舞人心。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学科研,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党会老师说:“面对疫情封控,中心党员发扬为人民服务精神,社区双报道,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扫码、维持秩序、执勤,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社区里行走的红马甲、大白深深的感动了大家,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
实验中心党支部呼忠全老师说:“党的二十大是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机关党支部书记张薇薇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实现国家发展再创更大辉煌。”
党委组织员张慧姝老师说:“认真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砥砺奋进的五年让我无比自豪。作为党务工作者,我们要做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做干部职工的贴心人、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用高度的责任担当承担起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祖国的新征程,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发展,奋力谱写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燕大智慧和力量。
![]() |
【返回目录】 |
以学为本促成长,全面发展育英才 电气工程学院学...
![]() |
燕山大学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联系电话:0335-7503040 传真:0335-8072979